您当前位置:首页 - 攻略资讯 - 详情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

2025-02-19 09:03:20|网友 |来源:互联网整理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

1、释义:指父亲的教诲。

2、出处:先秦·孔子《论语·季氏》陈亢问于伯鱼曰:“子亦有异闻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

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

曰:‘学《诗》乎?’对曰:‘未也’。

‘不学《诗》,无以言。

’鲤退而学《诗》。

他日,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,曰:‘学礼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

’‘不学礼,无以立。

’鲤退而学礼。

闻斯二者。

”陈亢退而喜曰:“问一得三:闻《诗》,闻礼,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。

”3、译文陈亢问伯鱼:“你在老师那里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诲吗?”伯鱼回答说:“没有呀。

有一次他独自站在堂上,我快步从庭里走过,他说:‘学《诗》了吗?’我回答说:‘没有。

’他说:‘不学诗,就不懂得怎么说话。

’我回去就学《诗》。

又有一天,他又独自站在堂上,我快步从庭里走过,他说:‘学礼了吗?’我回答说:‘没有。

’他说:‘不学礼就不懂得怎样立身。

’我回去就学礼。

我就听到过这两件事。

”陈亢回去高兴地说:“我提一个问题,有三方面的收获,听了关于《诗》的道理,听了关于礼的道理,听了君子不偏爱自己儿子的道理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1张图片-拓城游

典故诗话67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

典故诗话67

(第二辑·第一卷)

亲情友情 恩情离情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2张图片-拓城游

编者 朱升

《典故诗话》

亲情友情 恩情离情

(第二辑·第1卷)(27)

86过庭之训 家教传授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3张图片-拓城游

【典出】:《论语·季氏》节选:陈亢问于伯鱼(孔子的儿子孔鲤,字伯鱼)曰:“子亦有异闻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

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

曰:‘学诗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

’‘不学诗,无以言。

’鲤退而学诗。

他日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。

曰:‘学礼乎?’对曰:‘未也。

’‘不学礼,无以立。

’鲤退而学礼。

闻斯二者。

”陈亢退而喜曰:“

问一得三。

闻诗,闻礼,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4张图片-拓城游

【释典】:趋而过庭:趋,小步快走,表示恭敬。


诗:这里指《诗经》。

孔鲤是孔子的儿子,生他时,鲁哀公特送去一条大鲤鱼祝贺,孔子便给他取名孔鲤,字伯鱼。

陈亢对孔鲤十分羡慕,羡慕他是老师的儿子,于是便向孔鲤打听老师是否对他会有什么特殊的教导。

陈亢问伯鱼:“你(在老师那里)听到过什么特别的教导吗?”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5张图片-拓城游

伯鱼回答说:“没有。

有一次父亲独自站在那里,我快步从庭里走过。

他说:‘学《诗》了吗?&39;‘不学诗,就不懂得怎么说话。

&39;我回去就学《诗》。

又有一天,他又独自站在那里,我快步从庭里走过。

他说:‘学礼了吗?’我回答说:‘没有。

’‘不学礼就不懂得靠什么立身。

’我回去就学礼。

我就听过这两次。

陈亢听了孔鲤的回答后,高兴地说,问一件事而得到三件事,听到学诗、学礼的重要性,也听到了君子对自已的儿子是-视同仁的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6张图片-拓城游

【释义】: 孔子这段教子学诗、学礼的故事,历来被传为美谈,被称为“过庭之训”、“诗礼之训”。

孔子后代则称为“祖训”,并自称“诗礼传家。

后世称父教为“过庭之训”、“庭训”,以“过庭”指承受父训或径指父训,用以为典:

1、 指家教传授。

2、 借指得到老师、长辈的教诲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7张图片-拓城游

【典形】:奉训趋庭、过庭、过庭训、过庭语、过庭子弟、孔庭、鲤趋、鲤庭、趋庭、趋庭鲤、庭鲤、庭礼、庭训、过庭之训、诗礼之训。

【用典】:

1、[过庭之训]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崔长史启》:“少奉过庭之训。

长昧克己之方。

2、[庭训]现代作家·林语堂《林语堂自传》:“我所有的些少经书知识,乃早年由父亲庭训而得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8张图片-拓城游

3、[过庭之训]宋·张元干《贺陈都丞除刑部侍郎启》:“夙奉过庭之训,克遵良冶之传。

4、[庭训]《旧唐书·刘赞传》:“赞久为廉察,厚敛殖货,务贡奉以希恩。

子弟皆亏庭训,虽童年稚齿,便能侮易骄人,人士鄙之。

5、[庭训]清·孔尚任《桃花扇·先声》:“但看他有褒有贬,作《春秋》必赖祖传;可咏可歌,正《雅》《颂》岂无庭训!”

6、[过庭] 唐·李商隐 《五言述德抒情诗献杜仆射相公》:“过庭多令子,乞墅有名甥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9张图片-拓城游

7、[过庭]宋·作喆 《寓简》卷四:“ 白方幼穉,而其父首诲以靡丽放旷之词。

然则白之狂逸不羁,盖亦过庭之所致也。

8、[过庭]清·钱谦益《袁可立父淮先赠承德尚室司丞加赠奉直大夫尚室司少卿制》:“以忠义勉其子,过庭多长者之言。


9、[庭训]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陈云栖》:“无何,孝廉卒。

夫人庭训最严,心事不敢使知。

10、[过庭]《后汉书·党锢传·李膺》:“久废过庭,不闻善诱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10张图片-拓城游


11、[趋庭]唐·王勃《滕王阁序》:“他日趋庭,叨陪鲤对;今晨捧袂,喜托龙门。

12、[趋庭]宋·王禹偁《恩赐宰臣一子可尚书水部员外郎制》:“惟尔严父,为予大臣。

嘉其调鼎之功,命及趋庭之子,俾升华省,仍列清曹。

13、[趋庭]清·顾炎武《与李霖瞻书》:“趋庭变学,既已引置庄岳之间;挟策读书,亦都从游舞之下。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11张图片-拓城游

朱升2019、12、21、

注:《典故诗话》共13辑,每辑2卷或3卷,每卷40个典故,基本上包括了唐诗、宋词、元曲中常用的典故。

欢迎 朱升2020、8、27、于漕河建银花苑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12张图片-拓城游

朱升2020、9、29、

过庭之训意思 过庭之训的意思及出处(典故诗话67     过庭之训,家教传授)-第13张图片-拓城游

声明:本网页内容旨在传播知识,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。 E-MAIL:admin@bb1314.com 

复制本文链接攻略资讯文章为拓城游所有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。